
美政府停擺倒數 白宮罕見威脅永久裁員 數十萬公務員恐丟飯碗
美國政府10月1日關門危機升級!白宮預算辦公室(OMB)罕有下令各部門制定「裁員計畫」(Reduction-in-Force),若政府停擺,員工可能被永久裁員,打破過往僅暫時休假的慣例,公務員鐵飯碗疑成為民主共和兩黨的談判籌碼!美國國會須於9月30日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,否則政府將於10月1日即會關閉部分部門。共和黨提出延長撥款至11月21日,但民主黨態度強硬,兩院少數黨領袖致信總統特朗普要求對話,卻遭拒絕。若僵局未解,10月1日恐隨時因政府停擺隨時成為美股的「黑天鵝日」。
聯邦政府人事衝擊
美國政府的聯邦預算將於9月30日到期,國會兩黨卻陷入僵局。特朗普總統所屬的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,通過了將資金延長至11月21日的短期法案,但遭民主黨佔優勢的參議院否決,他們要求與總統特朗普進行更全面的協商。
在此背景下,白宮預算辦公室(OMB)發布一份具爭議的備忘錄,要求各機構制定「裁員計畫」(RIF),以因應預算未通過可能導致的政府關門。該命令指出,對於那些資金即將到期且不再需要依法執行的「可自由支配資金」項目,裁員通知將作為「休假通知的補充」,可能導致聯邦僱員面臨永久解聘的風險。
此舉打破數十年來政府停擺期間非必要員工僅會「留職停薪」(furlough)並最終獲補償的慣例。對聯邦員工而言,風險已從短期無薪假升級為失業威脅。聯邦工會與部分議員強烈抗議,認為此舉不僅違背傳統,更可能因不當解雇引發大規模訴訟。這份OMB命令被視為特朗普政府向民主黨施壓的「政治武器」,警告若不支持共和黨的短期撥款案,數十萬公務員將首當其衝。
政府運作與公共服務風險
一旦政府關門,首當其衝的是數百項對民生至關重要的公共服務。非屬於例外必須運作的部門將立即停止服務,包括國家公園、博物館關閉;福利申請受阻;環境、食安及藥品檢查、簽證與移民服務也將延遲或暫停。值得注意的是,司法體系也可能在關門後無法持續完全運作,對法律體系造成衝擊。雖然軍事、航空管制、郵政服務等核心功能通常不會完全停止,但其運作效率將大受影響,公眾服務的中斷將帶來巨大的連鎖效應。
從資本市場層面看,政府關門風險與白宮可能發布的永久裁員令,恐在10月1日引發市場恐慌。若投資人恐慌拋售,當天可能成為股市的「黑天鵝日」,導致股價劇烈下跌。不過歷史研究顯示,過去22次關門中,標普500指數有55%機率上漲,平均回報為+0.3%,反映市場多視其為短期事件。然而,本次「永久裁員」的威脅打破慣例,若關門時間延長,對消費者信心與經濟的長期衝擊將難以預測,市場反應也可能迥異於歷史經驗,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。
政治與制度預算僵局
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國會兩黨的「政治極化」。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與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及白宮之間的三方角力,導致預算案難以達成共識。民主黨主張透過對話制定全面支出法案,而特朗普政府與共和黨則傾向先通過短期撥款案。
特朗普拒絕協商,將責任推給民主黨,等同以聯邦僱員的「飯碗」作為政治籌碼。OMB的「永久裁員令」意在對民主黨極限施壓,迫使其讓步。這種犧牲公眾利益的政治操作,削弱了政府穩定性與公信力,也預示未來預算危機將更頻繁與極端。
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
免責聲明: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公司無涉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可跌。